7月30日下午,由中國科協科技社團黨委指導、同濟大學黨委和中國建筑學會黨委聯合主辦的“不忘初心 獻禮百年”建黨百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之“百名科學家講黨史黨課”在上海城方創新中心開講。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、黨委副書記趙琦,同濟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馮身洪出席并分別致辭。同濟大學原常務副校長、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伍江以《將人民城市理念貫穿于城市規劃、建設與管理》為題授課,歷時近2個小時。
趙琦表示,今年,由中國建筑學會組織“百名科學家講黨史黨課”活動,以特殊獻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,今天,我們在這里深入了解我們黨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精神,以更好地團結和引領廣大建筑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,聚焦人民需求,切實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
馮身洪表示,同濟大學黨委與中國建筑學會黨委聯合主辦此次“百名科學家講黨史黨課”活動,聚焦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”,重溫黨的初心使命,激勵廣大建筑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時刻秉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展理念,不斷創新突破,創造出人民滿意的作品。

伍江教授從“人民城市理念認識”“人民城市價值體系”“人民城市貫穿城市規劃、建設與管理”三個部分全面講解了對“人民城市”的認識。他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建設與治理的系列重要論述,以上海曹楊新村、上海舊區改造、浦東開發開放等為例,回顧了我們黨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城市建設歷程,闡述對新形勢下“人民城市”重要理念的認識。針對現階段“人民城市”的核心需求,他提出了圍繞“安全韌性的生存共同體”“安居樂業的生活共同體”“多元包容的生機共同體”“迭代進化的生態共同體”“傳承不息的生命共同體”的“人民城市”價值體系,并分別詳細講述了5個“共同體”的豐富內涵。最后,他結合上海歷史風貌區整體性規劃與管理、數字孿生城市建設、上海社區空間微更新等上海城市建設的一系列生動實踐,闡述了應該如何將“人民城市”理念貫穿于城市規劃、建設和管理的全過程。

伍江認為,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城鄉建設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,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階段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為人民”重要理念,成為我國城鄉規劃與建設工作的總指引。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之際,我國城市建設也進入了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在規劃、建設和管理各環節激發經濟活力、維護社會公正、保護生態環境、傳承歷史文化和保障公共安全,為人民創造全方位的福祉,成為當下城市工作的重心。
伍江指出,“好”的城市管理的導向應該高度突出“人”的空間權力、便利性與舒適性要求,應通過合法的規則制定、合理的流程管理、人性化的操作來實施城市管理。在城市規劃-建設-管理全過程中,要加強公眾參與,比如,所有建設項目在規劃決策之前采取公示等方式聽取意見,城市重大建設項目應廣泛聽取公眾意見,城市公共空間建設應積極組織公眾參與決策,建設與管理決策應充分發揮專家作用,城市“微更新”活動應發揮市民的決策主體與實施主體作用等。
此次授課由中國建筑學會科技培訓中心、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分會、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聯合承辦。上海團市委基層團支部代表、上海城市更新青年規劃設計師聯盟會員、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員代表們在現場聽課。中國建筑學會科技培訓中心、科創中國、科技工作者之家同步進行線上直播。

(圖/周游 視頻/李華)